郜林所言,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目前中国足球的苦闷。在他作为球员的辉煌岁月中,郜林不仅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,更因其卓越的战术视野和预判能力,成为一名聪慧的足球运动员。他的成功背后,是对足球深刻的理解与坚持不懈的努力。
当今中国足球所面临的困境,并非缺乏先进与有效的战术,而是球员的基本功实在太过薄弱,难以适应教练们高超的技战术要求。很多中国球员在场上仍沉陷于简单的跑动与传球中,无法脱颖而出。
如果基本功不牢固,任何教练都难以寄予厚望。想想那些在激烈对抗中进行控球、运球、传球和一对一突破的能力,国足球员与世界水平相比,依然相去甚远。这一切使得他们在高水平比赛中无计可施。
回顾过往,国家队曾经依赖灵活的双翼配合和中路的快速插上,轻松稳居亚洲三强之内。若再加上如金志扬这样的教练,以其卓越的内挖潜力,球队就无需过于复杂的战术设计。
若球员无法理解教练的战术安排,任意宣称对战术一无所知,这实在是可笑之至。难道所有球员都不能接受基本的教育?在自身水平不够的情况下,反而为自己的不努力寻找各种借口,未免太过荒唐。
目前,中国足球的处境十分适合本土教练的引领,国际化教练的理念与战术,当前阶段他们显然难以驾驭。在这种情况下,急于求成只会掩盖问题,无法根本解决。
球员思想上的问题亟待解决,缺乏浓厚的爱国情怀,只是敷衍了事,拼劲缺失。无论谁担任主教练,如果无法唤起球员的积极性,球队的未来将岌岌可危。国足最需的是能够稳住球员情绪,调动他们的主动性,这无疑是赢得比赛的关键所在。
建议足协认真听取民众的声音,他们的水平有限,花费公帑却未能见效。或许可以考虑让谢晖担任国足主教练,他能帮助球队恢复应有的作风,不必一味崇拜外教,或许就会找到一条适合国足的战术道路。
我们的国足球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,无法与韩国、日本的高中、大学生球员相比。国外的年轻球员在校园足球的浸染下,青训体系运作良好,致使他们在理解战术方面已经形成了显著的优势,而我们则难以追赶。
展开全文
中国足球如今已沦为亚洲三、四流球队,根本问题依然在于球员的技术和思想层面。再先进的战术与打法也无法拯救中国足球的现状。
曾几何时,中国队屡屡战胜来华的世界强队,尽管当时球员水平有限,但为何能够获胜?因收入微薄,参加这样的比赛或许有机会被经纪人发现,从而出国谋生。如今的情形却恰恰相反。
中国足协固执己见,明知不适合中国足球的外教仍不愿回头,反而一味地追求外教,这让中国足球在外教的执教上失去了一段宝贵的时间,令人深感惋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