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媒體報道,8月17日電 空軍6架殲-10A戰機17日從雲南某軍用機場起飛,飛抵泰國烏隆空軍基地,參加中泰空軍「鷹擊-2017」聯合訓練。這是中泰兩國空軍第二次開展聯合訓練。
中泰空軍「鷹擊-2017」聯合訓練於8月17日至9月3日在泰國舉行,旨在深化推動兩國空軍合作交流,檢驗戰術戰法,促進裝備發展,提高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。近年來,中泰空軍開展一系列務實交流合作。2015年11月12日至30日,中泰兩國空軍在泰國空軍呵叻基地舉行了「鷹擊-2015」聯合訓練。
2015年的「鷹擊-2015」中泰聯合訓練中,空軍派出的是殲-11戰鬥機,據外媒《空中月刊》雜誌的消息,殲-11與「鷹獅」進行了基本戰鬥機機動,超視距空戰等科目的對抗,但在一些科目中,「鷹獅」以4比0取勝,儘管出於保密目的,官方沒有公布當時的實際對戰結果,外媒的消息真實性尚且不知,但是在當時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。
實際上殲-11在某些科目輸給鷹獅並沒有什麼奇怪的,因為空軍派出的殲-11戰鬥機其實就是原版的蘇-27sk,在雷達和視距空戰能力上都不及JAS-39C/D,航電系統和態勢感知能力遠遠落後於泰國空軍的JAS-39C/D,而且只能發射R-27ER/ET半主動紅外製導空空導彈,比鷹獅的AIM-120C7大幅落後。其實在早年的空軍內部的對抗訓練中,早已傳出殲-10大勝殲-11的消息。
據媒體報道,今年派出的是殲-10A戰鬥機,雖然不是殲-10的最新型號,但仍然具有較強的超視距空戰能力,曾在我軍的內部對抗中壓制殲-11,而且殲-11A與JAS-39同屬於單發鴨式布局戰鬥機,一直以來大家都是在紙面數據上進行對比誰強誰弱,實際上的戰鬥水平如何相信在這場訓練中會有結果,讓大家期待已久的鴨翼戰機對決一定會非常有意思。
在近距格鬥中,由於殲-10A和鷹獅都屬於最典型的近耦鴨式三角翼戰鬥機,因此具有相似的飛行特性。殲-10A的尺寸和體形上大於鷹獅,安裝一台俄制AL-31FN發動機,正常為推力77千牛,加力推力122.6千牛,鷹獅則安裝一台F4040-GE-400發動機,正常推力為54千牛,加力推力80.5千牛。但是殲-10A是一款中型戰鬥機,而鷹獅是一款輕型戰鬥機,殲-10A的空重大於鷹獅,所以兩機的正常空戰推重比都在1.08左右,在近距狗斗中可謂棋逢對手。
在超視距空戰中,殲-10A採用國產JL-10脈衝多普勒雷達,搜索距離130千米~150千米,攻擊距離80千米~90千米,可同時跟蹤16個目標,並選定4個加以鎖。殲-10A目前掛載的中遠程空空導彈為PL-12中程雷達制導空空導彈。
鷹獅配備的是PS-05A雷達,採用平板縫陣天線,具備較好的探測能力,最大探測距離120公里,可追蹤14個目標,並鎖定4個目標,航空電子系統採用基於1553B數據匯流排的聯合式航空電子系統和一平三下座艙界面,自動化和人機工程較好,空空導彈採用的也是AIM-120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,其發射包線要大於AIM-7、R-27這樣的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。
兩者的雷達和中程空空導彈實際上相差不大,但是鷹獅在態勢感知能力上要超越殲-10A,該機座艙內的三台彩色液晶顯示器的尺寸大於殲-10A的三台下顯,可以顯示更多的戰鬥信息。
此外,該機還具有視角更寬廣的衍射平顯,而殲-10A是兩片玻璃的反射式平顯,泰國鷹獅的飛行員,配備有「眼鏡蛇」頭盔顯示器,這個設備能大大提高飛行員的態度感知能力,可在作戰飛行過程中,全程、全天候、全高度發揮作用,能夠在真實視野上覆蓋飛行參數,感測器數據、瞄準提示和武器狀態,並對武器/感測器進行同步,以便在全譜線戰術任務中,最大限度發揮作戰效能。
目前殲-10A的飛行員只能佩戴傳統的光點式頭盔瞄準具,由此可見,殲-10A與在體量小一級的鷹獅的空戰中並不能佔據優勢,反而有可能因為在座艙航電上的劣勢,而在超視距空戰中陷入被動。
從空軍這次派出殲-10A可以看出,參加「鷹擊-2017」聯訓的主要目的通過與外軍的交流學習積累經驗,鍛煉部隊,而不是在對抗中一決勝負。空軍近年來越來越自信,此前也與巴鐵空軍展開聯合訓練,這是和平時期非常重要的訓練手段。
此外,殲-10A在座艙航電上的不足,也在殲-10B/C上得到了改進,殲-10B/C已經換裝了新一代的相控陣雷達,而此前的朱日和閱兵中,殲-10C更是掛載了新一代的近距格鬥導彈PL-10和遠程空空導彈PL-15。另外新一代戰鬥機頭盔顯示器也即將服役,新型的座艙航電系統早已應用到新型飛機中,飛行員的態勢感知能力大幅提高。相信未來空軍將會更加強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