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以后,我们回看这次召回,也许会觉得没有必要。因为从结果来看,当时这几位健力宝球员并没有起到球迷期望的作用,他们中入选的那几位在预选赛中表现欠佳,不如当时的国内球员。
当年6位球员召回国内,国家队只留下了李铁、张效瑞、隋东亮、李金羽,1997年预选赛的时候,只有李铁有比较稳固的出场机会。
中国国家队一直有一个非常诡异的传统——说话的人贼多。一场比赛应该安排什么人上场、应该使用怎样的阵型、应该多防守还是多进攻,居然不是主教练说了算的事情,常见的能够影响比赛的人除了足协官员外,普通球迷制造的舆论居然也能影响球队阵容。
当年国足的主教练戚务生在用人方面经常受到场外因素的干扰,召回健力宝球员、场上的451阵容、乃至比赛过程中的换人,戚务生都受到了场外因素的影响。
随着十强赛进行到关键时刻,国足在此前虽然遭遇了主场2:4被伊朗逆转的惨剧,但是依旧顽强地将战绩拼到了两胜两负一平,只要主场拿下卡塔尔,球队就有机会进入十强赛第二阶段。
当主场面对卡塔尔时,中国队先进一球,占据先机,赢面已经很大。但是,后防线上打后腰的李铁有过几次失误,虽然并不致命,但是令主场的中国球迷大为不满。全场4万球迷高喊“换李铁”。
戚务生教练当即将李铁换下,换上了彭伟国。这个换人除了顺应民心外,恐怕还有积极进攻的意味。他用中场核心彭伟国换下后腰李铁,目的自然是大举进攻。很不幸,大举进攻的中国队后防线洞开,国足最终不敌卡塔尔,丧失了出线机会。
那一届的国家队其实崇尚进攻,但是输在心理脆弱。比如首场2:0领先后居然让人连下四城,比如主力边后卫刘越当年助攻惊人,但是屡次攻击无果,还让人打了多次反击丢分。真看过那届预选赛的话,其实你会感觉中国队实力挺强,但是经常会出现低级失误,心理脆弱。
而那次全场高呼“换李铁”成了那届预选赛最令人震撼的场面,一个新人球员居然受到如此多的瞩目,以至于教练需要顺应民心决定他的登场问题,多少证明了李铁作为球员的重要性。
此后多年,李铁以他的技艺和手段在中国足坛翻云覆雨,果然证明了他对于中国足球的重要性,甚至是负面的重要性。他自己也可能没想到,那句“换李铁”在多年以后他当了国足教练后,会再次听到。大家齐喊“换李铁”是不是也预示了李铁今天的下场。
中国足球,真是一个诡异的圈子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