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国乒公布了参加世界杯混团的运动员名单,这无疑是乒乓球迷们的一大喜讯。报名规则以国乒世界排名前四位选手为依据,男队由王楚钦、樊振东、马龙和梁静崑组成,女队则是孙颖莎、陈梦、王曼昱和王艺迪。对于这个新赛制的世界杯混团赛事,很多人一时间还不太了解,于是大家开始热议这次比赛的性质以及国乒是否给予奥运会积分。
首先,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世界杯混团赛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比赛。这次比赛是由国际乒联和WTT联合举办的,算是一项世界大赛。赛制新颖,共设置五场比赛,包括混双、男单打、女单打、男双打和女双打。每场比赛要打完三局,胜一局计1分,共15分,哪个队伍先抢到8分,就可以获得比赛的胜利,并升起国旗,庆祝胜利。这个赛事的性质虽然算不上传统世界杯,但也是一项备受期待的大赛。虽然国际乒联一度并不承认WTT世界杯总决赛为传统世界杯,甚至公开辟谣,但是借鉴了羽毛球的混团制度,为重启老版世界杯单项赛做准备,这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还是会看到传统世界杯的举办,让人充满期待。
接下来,我们来讨论一下国乒是否给予奥运会积分的问题。根据之前国乒在奥运周期选拔新规中,并没有涉及到世界杯混团的比赛,而且报名之后国乒也没有进行补充说明,只字未提奥运会内部加分。国乒的加分项目为奥运会的单打和混双两个项目,而团体赛并不算在奥运会项目之列。而且混团的比赛项目非常杂,五个项目皆在,如何给予国乒加分确实是一个难题。无论如何,我们还是以欣赏比赛为主,不必纠结于输赢,毕竟比赛的精彩是无法用积分来衡量的。
展开全文
当然,关于混团赛制规则明显针对孙颖莎和王楚钦的问题,大家也是议论纷纷。国际乒联似乎是通过这个赛制规定,让国乒无法兼项。特别是在孙颖莎选手的使用上,国际乒联似乎有意对其进行打压,而且王楚钦的双打实力强悍,国乒只能将他“锁伤”在双打席位上。这规则的出台或许在表面上看不合理,但也无可厚非。这样的赛制考验着一个队伍的整体实力,除了两位综合能力超强的选手外,其他选手的实力是否足够强大,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。对于国乒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
在面对这样的挑战时,国乒只能临时变阵,根据对手的情况来对阵。无论是派出“莎头”组合还是其他组合,都要视对手的阵容而定。如果对方的混双上了非主力组合,那么国乒或许并没有必要追求“莎头”亮相,可以用其他选手来应对。在这种混团赛制下,谁能率先拿到3分,将对接下来的比赛产生巨大的影响。分数越接近8分,后续选手的压力就越小,他们的发挥也会更加出色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